背景提升的常见误区来源:亨瑞教育 想要申请到美国名校,学生的软性实力往往成为最终决定因素,在背景提升上究竟存在哪些常见误区?
误区一、背景提升项目不着急,等高二后再准备也行 能够提升综合实力的背景活动一定要有长期、合理的规划,切忌集中活动或者突兀活动。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准备周期太短,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申请之前的1年甚至是当年,这样的活动很容易给招生官留下假活动、假镀金的印象。中长期规划,不仅仅可以体现你明确的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,更展示了你自己的韧性和持之以恒。打个比方,如果对商科有兴趣,首先你参加了基础的训练或者实训,通过观摩学习,了解了行业知识,然后再参加一些青少年的商业竞赛,在比赛中磨练技能。最后参加了商科相关实习,甚至发表相关论文。这样环环相扣,步步为营的长期活动,才会成为更受招生官青睐的对象。
误区二、活动主题越多越好 中国的大部分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,参与的背景提升项目非常零散,也不合理,一会儿文科,一会儿理科,今天做国外支教,明天又去养老院。究其原因,往往因为高一高二学习压力大,又同时需要准备托福和SAT考试,没有更多的时间做相关活动。另一方面是低龄阶段,对于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方向并不明确,因此抱着都试试看的目地去参加活动,因此导致整个活动都是零散并且不规整的,花了很多时间在做无用功,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学生的背景项目的实际价值不高,并且招生官也完全看不到学生真正喜欢或者擅长的领域。
误区三、背景提升项目以量取胜 有些准留学家庭的自我规划较早,也相对了解美国大学会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人软实力,因此家长会帮助学生挑选一些项目做“多元化”的准备。这些项目从社区活动、支教项目、体育活动和各类赛事无所不包。但是事实上在美国名校招生员的眼中,课外活动的数量并不代表一个学生的优秀程度。 招生官看重的背景项目是: o 学生参加的背景项目是否是学生真正热爱的 o 学生在背景项目的活动中是否具有高的参与度并持续坚持 o 背景项目是否体现了参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o 参与学生在整个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 o 这个项目是否对所在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o 背景项目与学生申请专业的关联性在哪里 上一篇如何开展背景提升项目
下一篇不同专业背景提升选择
|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5
2022-12-14
2022-12-14
|